新闻中心

120年电气路 | 自力更生 自主创新是我们的底气

“上海机床厂制造”——当这个醒目的招牌被印在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的磨床上时,就为上海电气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中国制造创新之路定下了基调。




1957年7月8日,毛泽东主席来到上海机床厂视察,当看到厂里通过学习与创造相结合,自主设计出国内第一台磨床时他表示,要走独立设计的路,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,为我所用。毛主席强调:“国家需要这样的工厂;要有自己制造的产品;要依靠工人阶级办厂,自力更生搞建设,职工中有巨大的创造能力!” 半个多世纪以来,上海机床厂始终铭记毛主席当年的叮嘱与指导, “自力更生、自主创新”也成为了企业创新进取的精神驱动力与文化内核。




上世纪50年代,国家组织精密机床考察团去西欧考察,上海机床厂设计师周勤之(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)一同前往。那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技术封锁,对考察团更是设置了重重阻碍。在瑞士一工厂考察时,考察团成员参观了当时只有瑞士能够制造、加工精度达到仅有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的镜面磨削机床。回厂后,周勤之根据在瑞士工厂参观时对镜面磨削关键技术的理解及笔记,组织技术人员对镜面磨削进行攻关。经过三千多次的试验,考察团终于掌握“镜面磨削”规律,并一举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。1965年9月,我国第一台能做镜面磨削的“MBG1432高精度半自动万能外圆磨床” 在上海机床厂诞生了。它的出现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,并成为国内磨床制造史上的一个里程碑。此后不久,周勤之又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了动静压轴承,其圆度小于0.08微米,成为当时国际最高水平,再度开创了国内高精度磨削技术的先河。



2009年至今,上海机床厂自主承担10项、参与10项国家重大科技研发课题,形成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居国内单体机床企业之首,先后诞生了“极大”、“极微”、“极速”、“极精”、“极特”等多种重大专项产品。解放日报在2016年4月13日,头版发表了《150秒!上海机床厂开创行业新历史》的文章,介绍“上海造”曲轴磨床与“德国造”磨床在上汽通用汽车主机发动机生产线同台竞技的历史性时刻。这一“汽车发动机生产线用数控曲轴磨床、凸轮轴磨床”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获2016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,并于2018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。


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,建设制造强国,必须加强技术研发,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近年来,上海机床厂将智能化、数字化以及机床在线监控、远程运维等技术注入产品设计中,将机床由“精密加工单元”变成了“智能数据单元”。2021年,中国重汽一次性订购了14台具有上述技术的MK1632A系列数控端面外圆磨床,用于两条全自动生产线。通过自主研发、技术创新,上海机床厂实现了关键技术的新突破,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向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密机床制造服务企业稳步前进。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联系人:王先生

手机:15921354006

电话:15921354006

邮箱:344498171@qq.com

地址:上海市军工路1146号